洛萨

摘抄|思考|写诗|记录

杨武能:译者记说不完的《浮士德》

*浮士德/[德]歌德著, 杨武能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0.5

#刚读完《浮士德》,可能之后会做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之类的,怎么说呢,最后结局完全出我意料。虽然有信仰冲突和文化差异,但这本书确实给了我一些启迪和思考,以及我很喜欢译者翻译的有限的文字,原文肯定更加美好。由于我认知的不足,我就先搬了译者的书评,以后可能考虑再读一次绿原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那版)

#读完以下的书评之后,我才意识到之前的认知有一些偏颇,以及明白了一些问题。我阅读的时候倾向于把浮士德当成一个人,但实质上浮士德应该更多地是一种在当时较为叛逆和进步的时代精神,更多地是对中世纪的反抗,所以不能把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第二部也写的已经不是现实世界了。

#以下是书评的摘抄



剧终 译者记说不完的《浮士德》

 

人们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和审美眼光对《浮士德》进行观察。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已形成文学领域里的一个独立学科,被称为“浮学”。

 

像《浮士德》这样长久地保持着巨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经典作品,在德语文学里绝无仅有,在世界文学中也屈指可数。统一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推崇《浮士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称他为德国人“世俗的《圣经》”,说只要“带着它,一个人即使终生独居在孤岛上,也不愁缺少精神寄托……”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354—430)在其所著《论基督教教义》一书中,曾引用下面这首中世纪广为传诵的小诗,来说明、归纳《圣经》诠释工作的繁难和艰辛……

字面意义多明了,

寓言意义细分晓,

道德意义辩善恶,

神秘意义藏奥妙。

 

《浮士德》是歌德的主要代表作,第一部问世于1808年,第二部问世于1832年,为完成它前后总共花了六十年的时间。歌德说过,他一生的创作只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断,”《浮士德》无疑是这些“片断”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一个。它不仅折射着歌德一生的主要经历,也是诗人兼哲人的他对社会、人生和宇宙的大问题长期思考的结晶。这后一点更加重要,《浮士德》因此成了一部富于哲理的智慧之书。书中到处都是意味深长的警句,光彩照人的思想。从整体上看,它回答了哲学所关心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诸如宇宙的形成,万物的起源,认识的性质,人生的意义,乃至人类发展的未来,等等。

 

《浮士德》与其歌德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关系密切,但作品的主人公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一种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新人的典型。所谓“浮士德精神”,也可以讲是一种新的文化精神的体现。普希金曾将《浮士德》誉为一部“现代生活的《伊利亚特》”,郭沫若曾称《浮士德》是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都强调了歌德的诗剧在西欧思想文化史上一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现代意义。

  

《浮士德》既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历史的总结”,时间的跨度极大,从德国中世纪即将结束的十六世纪,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自由竞争时期,所应涵盖的历史事件和故事内容非常之多,一部作品不管多么大的篇幅,都无法如编年史似的将它们一一述及。所以,诗剧的剧情极富跳跃性,其间的省略和空白,都须要读者用想象,或者更确切地说用自己原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来加以弥补,因此就不像读一般消遣性的通俗小说那样愉快轻松,但却更堪玩味和咀嚼,读者会体会到更多的参与、探索、发现和驰骋想象力、思考力的乐趣。

  

最后,恐怕也最重要的是,《浮士德》内容深邃、复杂和多层面,即既生动而具体地反映出德国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如对格莉琴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对德国宫廷生活的揭露,又充满天马行空似的大胆而奇异的幻想,如写浮士德寻找古希腊的美女海伦,与她结合和生子等等,而且在这些事态世象背后,还隐藏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和深刻的哲学寓意。所以,诗剧使用的艺术手法与此相适应,也不可能单纯和统一。总体上讲,《浮士德》的确如作者自称的那样是一部悲剧,但不少场次又是喜剧、闹剧、寓言剧,等等。

 

《浮士德》的最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是大量地使用象征、典故和比喻。这些象征、典故和比喻,还不局限于一词一语,一时一事,不仅仅涉及人物原型、故事模式、文学意象或某一个局部的思想母题,而是贯穿全书,几乎无所不在。甚至可以讲,整部诗剧,诗剧主人公浮士德博士的整个故事,都是建构在象征、典故和比喻之上。拿人物来说,不只天主、靡菲斯托、海伦、欧福良、悭吝、忧愁等等虚拟的形象是象征,浮士德、瓦格纳、格莉琴以及皇帝宫中和战场上实存的各色人等同样如此。

 

其来源一般都讲主要有三个:一、日尔曼民族固有的文化;二、以《圣经》为主要载体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三、经过文艺复兴得以发扬光大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这一大前提底下,《浮士德》中的象征、典故和比喻,同样都植根于这三种对我们来说是异质的文化中间。它们要么取自德国的民间故事或传说,如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和魔男魔女在瓦普几斯之夜的传说;要么取自基督教的信仰及其经典,如诗剧开场时至关重要的两次赌赛就与《圣经·旧约·约伯记》的两次赌赛有着渊源关系;要么取自希腊罗马传说,例子更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丰富、复杂、独特,使《浮士德》成了世界文苑中的一枝珍贵的奇葩,成了屈指可数的几部吸引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杰作。但与此同时,对于广大读者,它也差不多成为一部难解的“天书”。普通的欧洲人和德国人已经是如此,生活在另一个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人更是。诗剧的第一部有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作为情节核心,倒还容易阅读和理解;第二部则大不一样,一般人很难读下去,郭沫若翻译这两部的时间竟间隔了26年。对此,歌德自己作了如下的解释:

……第一部几乎纯粹是主观的。一切都产生于较狭隘的、更热情的个人,这种人的半蒙昧状态,也许能讨人们喜爱。但第二部里几孚完全没有主观的成分,所呈现的是一个更高尚、更宽广、更明朗、更冷静的世界;谁要不曾奋斗求索过,有了些人生阅历,谁对它就会一筹莫展。

 

现代阐释学(Hermeneutik)告诉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程度,主要决定于阅读者本身的“先结构”,即所谓“先见”“先知”“先有”等等。拿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决定于读者本身已有的文化修养、人生阅历以及阅读欣赏的训练读者的“先结构”离作者越近,阅读理解的障碍就越少。这儿所说的理解,自然是广义的,多方面的,审美鉴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至于我们的“先结构”,离生活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大诗人和大思想家歌德是遥远又遥远的。要想阅读欣赏他的毕生心血凝聚成的宏伟巨著《浮士德》,我们别无它法,唯有尽量完善自身的“先结构”。具体地讲,我们必须对诗剧中所涉及的时代、社会、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乃至神话传说等等,尽可能增加了解。

 

在德国民间传说中,十六世纪甚至更早,确曾出过一位浮士德博士。据传他是个很有能耐的炼金术士,为了获取知识、权力和享受,竟然写血书将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最后果真被魔鬼抓进了地狱。在普通老百姓眼中,浮士德博士实在是个既神秘又可怕,然而却极富吸引力的人物,所以关于他的民间传说才经久不衰。只不过真正发现他的巨大意义和精神光彩的,是莱辛、歌德等一些本身就思想先进和具有反判精神的作家。在当时的德国,敢于以非常的手段追求财富、知识、权力和享受的浮士德,真算得上是一位思想先进的离经叛道者。也正因此,思想家和诗人歌德,对传说中的浮士德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他对这个人物嗳昧神秘的形象特别是最后下地狱的悲惨结局却非常不满,所以决心加以改写。经过他充实和提高,故事也更加动人,更加富有深义。事实是,歌德的《浮士德》不仅集前人之大成,而且在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都有许多新的创造。

 

《舞台上的序幕》,也是歌德开始写第一部时加上去的,与剧情本身完全没有关系。实际上,作者只是让三个登场人物即剧场经理、剧作家和丑角,各自表明自己的戏剧观。有的研究者认为剧作家就是作者歌德的代言人,看来并不正确。因为,三者的观点各有偏颇:经理只重视上座率和票房价值,丑角只重视演出的娱悦作用,他们都主张尽量投观众之所好,其他则在所不计;剧作家则刚好相反,强调的是表现自己的内心,希望的是作品流芳后世,对眼前的现实和观众不屑一顾,颇有点“艺术至上”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味道。我以为,歌德写这个序幕只是让观众或读者在进入诗剧主人公浮士德的奇异世界之前,先看看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实际社会风貌,体验体验在一个典型的德国露天剧场中的特殊气氛。实际上,那儿本身就演出着一场人生活剧。只要细加品味,这《舞台上的序幕》也并不枯燥

 

至于下一个序幕即《天庭中的序幕》,就重要得多了。人称他为全部诗剧的总纲,应该说是一点不错的;它对故事或曰情节本身的的确确起到了引导和框限的作用,并与全剧的结尾遥相呼应,是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的中心内容是天上的主宰(天主)与魔鬼摩非斯托之间的一场争论和赌赛,争论的对象则为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浮士德。他被他们视作世人的代表:魔鬼认为他野心勃勃,好高骛远,永不知足,不会有好下场。天主则相信浮士德在努力追求时即便难免有迷误,即便会暂时坠入魔道,但终将走上正途。两者的看法大相径庭,于是便打赌,由靡菲斯托去引诱浮士德,看看他是否会放弃自己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天主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有一个魔鬼在身旁作祟,反倒能刺激和推动贪图安逸的世人不懈努力,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接着诗剧正式开场:对知识的追求已感厌倦和失望的老博士以灵魂和魔鬼靡菲斯托打赌,然后在魔鬼的帮助下回返青春,遨游“小世界”和“大世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对宫廷中的权势财富,以及对以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百岁高龄且双目失明的主人公终于找到了“智慧的最后结论”,对眼前的一瞬说出魔鬼一直期待他说的那句决定赌赛胜负的话,“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然后心满意足地倒下死了。然而他的灵魂,并没有如约定的那样被靡菲斯托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们护送着上了天堂,因为“对于爱人之人,爱能指引道路”,因为“他永远奋发向上”。于是,被称作悲剧的《浮士德》,有了一个光明、乐观的结尾。

 

就其故事内容,我们可以把《浮士德》简单地归纳为:一出悲剧,两个赌赛,五种追求。我们在上边说了,浮士德博士被天主和魔鬼看作是世人或者说人类的代表,事实上歌德也是这么看的。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浮士德博士的五种追求——加上他在与魔鬼打赌前对知识的追求——,就象征着人生一个个不同的境界;而其中最有意义和最崇高的追求和境界,即为投身于替大众谋幸福的事业。悲剧主人公获救升天的乐观结尾,就象征天主也即作者歌德对于人类光明未来的预见。《浮士德》的重大思想意义和超越时代和国界的魅力,正在于这积极向上的、富于人类精神的人生追求,正在于这高瞻远瞩和富有现实意义的对于人类未来的预见 

 

德国当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汉斯·马耶尔说:“歌德的伟大始终是和他的语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学者干脆讲,谁不懂德语,谁就别想欣赏歌德和他的《浮士德》。这意思就是:《浮士德》不可译。或者:通过译本读《浮士德》,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实证明,这话不无道理。


评论

热度(13)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